3060、碳中和、碳達峰這些概念我們都已經很熟悉了,正是在我國率先站出來與全球發達國家一起加入限碳行列的時代背景下,光伏、風力發電等可再生新能源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成為當今能源迭代的主力軍。
被稱為光伏元年的2021年,在國家及地方政府的推動下,全國光伏裝機容量達3.1億千瓦,占比超過了全球的三分之一,而隨著國家政策的持續加碼和發電成本的下降,我國的光伏產業還將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潛力,預計到“十四五”末,光伏裝機總規模將超600億千瓦。
近日,浙江寧波城鄉住建局發布《關于大力推進建筑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應用工作的若干意見》。意見稱:到2025年底,建筑屋頂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工作全面推進,力爭15%以上的建筑屋頂設置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90%以上新建建筑全面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建筑領域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占全社會累計光伏并網容量超過60%。
△寧波住建局出臺新政:新建筑需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
2022年5月1日起,新申領施工許可證或提交施工圖設計審查的公共建筑、工業建筑以及總建筑面積不小于3萬平方米的住宅建筑應當設置光伏發電系統,但建筑屋頂已規劃設計有明確使用功能和用途的,或設計采用已列入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自然資源部編制的《綠色技術推廣目錄》、且可用于建筑屋頂節能減排技術的除外。
此前不久,住建部剛剛印發了《“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全國新增建筑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0.5億千瓦以上,地熱能建筑應用面積1億平方米以上。
△住建部關于印發《“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通知
早前江蘇、重慶、上海、山東等地也已將“綠色建筑”寫入各地的“十四五”規劃中。無獨有偶,不論是國家還是地方,在推進碳中和目標落地的同時都在積極推進綠色建筑的發展,究竟是什么原因?
建筑能耗通常約占社會總能耗的1/3,我國建筑能耗的總量也在逐年上升,總能耗占比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10%,上升到27.45%,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比例還將上升;其次是在我國已建房屋面積中,高耗能建筑占比較大,也增加了全國溫室氣體排放的“貢獻率”。
冬季北方采暖、夏季高峰期空調負荷,每年多消耗的標準煤數量十分驚人,同時還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而我國目前還處在高速建設期,這些數據還會增加;加之放眼全球,我國的建筑節能技術還比較落后,亟須提高。龐大的耗能、高占比的溫室氣體排放、有待提高的節能技術,都讓「建筑節能」成為我國經濟發展和實現碳中和目標的軟肋。
建筑節能是指在保證民用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內熱環境質量的前提下,采取節能措施,降低其使用過程中能源消耗的活動,包括新建、改建、擴建民用建筑的節能,既有民用建筑節能改造,建筑用能系統運行節能,可再生能源在民用建筑中的應用,發展綠色建筑等。
要實現建筑節能,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在現有建筑上基礎上增設節能設備,比如較常見的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BAPV),另一個是以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為主的綠色建筑,這也是未來建筑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綠色建筑是指在全壽命周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筑,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近零碳建筑或零碳建筑。
雙碳目標下建筑節能減排勢在必行,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代表綠色建筑的發展趨勢,也是政策大力扶持的方向。
光伏建筑―體化(BIPV)是一種將太陽能發電(光伏)產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術,使其不但具有外圍護結構的功能,同時又能產生電能供建筑使用。比如使用太陽光伏發電的玻璃幕墻代替普通的幕墻玻璃,這樣既可以做建材又可以發電,進一步降低光伏發電的成本,還能讓建筑本身因獨特的外立面,成為城市里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也可以直接用電池組件做建筑材料。比如將單晶、多晶封裝到瓦狀的電池板中,用來做屋頂。
BIPV相對于BAPV最大的區別在于光伏和建筑相結合的一體化程度更深,因其建材屬性更突出,在建筑上的應用場景也更加豐富:平屋頂、斜屋頂、幕墻、透明采光頂、遮陽棚等應用場景都可以安裝BIPV 。
從產品特性來看, 對于新增建筑,無論是從成本、還是美觀角度來說,BIPV都具備顯著的優勢。另外,BIPV的壽命在 25年左右,可以避免屋頂老化影響電力持續穩定消納。
在光伏建筑一體化領域,BIPV是確定性的發展方向;國家住建部也已明確目標,2022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綠建筑面積達70%,現在超過20個城市發布了相關的BIPV政策,在補貼和并網上給予了大力支持,相信在眾多政策的加持下,BIPV必將迎來爆發式增長。